返回網站

能吃就是福嗎?

--淺談暴食症

連續假期結束,大家是不是也準備面對回到工作崗位的的殘酷事實,還是依舊在偷偷緬懷假期的美好呢? 快樂的假期中,美食想必是很重要的一環,不論是豐盛的年夜飯、出遊走春拜年的各地美食,應該也讓體重計的數字上升了一些。面對誘惑,不自覺也吃了比平常更多的份量,有人除了怕自己體脂堆積太多之外,也有人會擔心起自己會不會是有暴食症的傾向。平衡身心診所在此先請大家放心,如果只是逢年過節因為菜色豐富暫時增加食量,是不用擔心自己罹患暴食症的。

根據第五版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DSM-V),暴食症有以下幾個特點:
1.暴食發作時,會在一定時間內吃下遠大於多數人在類似的狀況和時間所能吃下的食物,而且會覺得自己對進食行為無法控制。
2.重複出現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例如催吐、不當使用瀉藥或利尿劑、不當禁食或過度運動。
3.暴食行為和補償行為同時發生,平均達每周一次(極重度每周達十四次以上)且持續三個月以上。
4.自我的評價會被體重和身材過度影響。

簡單的說,有暴食症的人其實希望自己維持較瘦的體態但卻又無法控制進食,所以會出現補償行為來減低罪惡感。但這樣重複的暴食-->補償-->暴食-->補償,除了引發生理上的問題之外(例如反覆催吐造成上消化道胃酸灼傷、使用利尿劑造成電解質不平衡、體重過輕影響健康或女性造成無月經等),更會伴隨許多情緒及社交的問題,除了常與憂鬱症和焦慮症共病之外,對於進食這件事有時會極度害怕,擔心被他人發現自己特別的飲食模式等等。另外許多學派的心理學也認為暴食症及其他的飲食疾患(例如:厭食症)可能和患者從小到大的家庭互動相關。

暴食症以及其他的飲食疾患是需要治療的,而且要有耐心好好的和精神科、身心科醫師討論及配合,也得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飲食日記的討論與自我調整等等,都是在治療過程中很重要的元素。

吃東西這件事,可以只求填飽肚子,也可以精緻到追求老饕的享受,可以是舒緩壓力的避風港,也可能反而成為焦慮的來源。面對吃,也許就像面對自己一樣困難吧!

文/林彥輝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