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三月桃花癲--淺談躁鬱症之躁期發作

大家或許有聽過老一輩的人提過桃花癲這個說法,在三月季節交替桃花盛開的時節,某個人忽然情緒變得異常的高昂,甚至原本害羞內向的小姑娘,像招滿爛桃花似的,男友一個換過一個,嚴重一點還變得到處和人發生性關係,好像變了一個人的個性一樣。桃花癲的說法並非鄉野奇談,對應到現代精神醫學,其實就是躁鬱症的躁期發作。

提到躁鬱症,很多人都會以為偶爾出現情緒異常起伏就叫做躁鬱症,甚至在門診也常常有病人跟醫師說,我最近心情很差,有點躁鬱。事實上這很可能得被字面上的意義所誤導,真正躁鬱症的「躁」(mania),是指狂躁,意指能量狀態很高,而不是焦躁或煩躁(Anxiety),很多人可能是想表達我最近有些煩躁憂鬱,而誤以為這叫做躁鬱。躁鬱症的躁和鬱其實是兩個極端的情緒狀態,所以又叫做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而且該情緒狀態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例如躁期至少要一周以上),不是只突發的一兩天而已。
 

當有躁鬱症體質的人轉為躁期時,可能會出現過度快樂或易怒、計畫多忽然想做很多事、話多音量大、過分自信自大、睡眠需求減少、注意力分散、思考快速、大量花錢消費等等症狀,對病人自身來說,也許自己充滿能量是很棒的感覺,但等到躁期結束,可能會發現有許多爛攤子得收拾,例如前文提及躁症發作的內向女孩應該無接受那段時間的自己居然變成交友關係中的花蝴蝶,也有遇過躁症發作的大老闆在發病期間下訂了十幾棟的豪宅預售屋而在情緒恢復後需要去處理後續的法律問題。
對有躁鬱症的病人而言,也許發病時的反差太過嚇人,以至於周遭的親友或自己都會被自己偶爾出現的情緒起伏嚇到,怕是是不是又要發作了。雖然有警覺性是好的,但身為人怎麼可能沒有情緒起伏,難道有躁鬱症的體質就沒有生氣的權利嗎? 平衡身心診所建議,可以以睡眠狀況作為粗略的指標,如果有一段時間睡眠需求變少(例如只須睡三小時每天還是精神飽滿),就會比較擔心是否有躁症發作的可能。

 

躁症的標準治療還是以藥物為主,雖然我們都希望藥物吃少一點,但維持期的藥物還是有機會比起急性期所需的藥物減輕到較少的劑量,躁鬱症本身其實是慢性病,固定服用情緒穩定劑或精神安定劑可以保護腦部,就像有糖尿病的人還是要固定服用降血糖藥,而不是血糖變得很高了才治療。平衡身心診所提醒您,持續藥物的治療至少可以減低發作的頻率,確診為躁鬱症的病人切勿自行停藥,每一次的躁期發作都可能會對腦部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讓認知功能受到影響。

圖/文 林彥輝醫師